霍建华演短剧了!其实内娱明星早已扎堆这个市场

8月底,“霍建华首部短剧《搏忆》定档”的话题毫无意外地冲上热榜,这部精品短剧在开播10小时后腾讯站内热度暴涨,短视频平台相关片段播放量迅速破亿。


短剧《搏忆》海报

很多人说“霍建华和林心如结婚后消失好久了”,其实不然——近六年里,他并未完全离开荧幕,只是从主角转向了客串角色。在去年刘亦菲主演的《玫瑰的故事》里,他饰演身患绝症却带着洒脱气质的“浪子”傅家明,之后又在《忘了我记得》里塑造过家境优渥、处事干练的律师张凯。


霍建华与妻子林心如

而在如今的娱乐圈,40+男演员早已进入转型期,霍建华淡出荧幕6年后,如今若想以主演身份重新站稳脚跟,首要任务便是找到适合自己的中年角色定位。而短剧,恰好能提供低成本试错的机会——15天左右的拍摄周期,无需像长剧那样长期投入,既能让他跳出曾经“古装男神”“都市精英”的固有标签,挑战一些多元化角色,又能快速收到观众反馈,判断自己的角色适配度。或许这次《搏忆》的主演回归,正是他在转型路上找到的合适契机。

明星选短剧各有考量

霍建华的选择不是孤例。如今打开短剧列表,刘晓庆、潘长江、王丽坤、杨蓉、舒畅等等熟悉的面孔随处可见,他们的“短剧逻辑”各有不同,但都绕不开“适配”二字。


图源:截屏自小红书

在综艺《一路繁花》中,刘晓庆表达了对短剧的喜爱,“对于我们这种演技好的人来说,短剧能更好发挥”。今年2月,她主演的首部短剧《萌宝助攻:五十岁婚宠》开机。这部剧瞄准中老年短剧市场,融合中老年甜宠、霸总、姐弟恋等流行元素。刘晓庆在60后70后群体中拥有大量忠实粉丝,出演“银发甜宠剧”不仅契合她自身形象,还能借短剧触达更多年轻群体。她曾透露,拍短剧最大的困难是台词量多、拍摄量大,自己到了片场才现看台词、现演,且全部同期录音,没有补录时间,但她仍出色完成拍摄。在她看来,短剧为她带来了全新体验,能让她塑造以往没尝试过的角色。


刘晓庆首部短剧《萌宝助攻:五十岁婚宠》海报

潘长江选择去演短剧,一方面他敏锐地察觉到“银发观众”的观剧需求;另一方面,他也有点小担心,怕熟悉自己的观众觉得自己的喜剧风格过时了,怕与大家产生距离。而短剧里塑造的各种符合他身份特征的幽默角色既能让他发挥自身优势,又能跟上现在的新潮流,始终与观众保持着紧密的链接。


图源:视频截屏

杨蓉同样在短剧领域找到了新的突破方向。在长剧领域多年,杨蓉常常被定型为配角,即便演技备受认可,却始终难以获得核心主角的机会来全面展现自身魅力。直到短剧《二十九》出现,她成功化身大女主袁裴。剧中,面对丈夫出轨,袁裴不哭不闹,理智布局,展现出强大的内心与独立女性的坚韧。在短剧里,她能真正深入挖掘角色深层次的情感与成长,给了她探索自我价值的广阔空间。


杨蓉主演短剧《二十九》海报

越来越多观众倾向于短剧了吗?

明星扎堆短剧,反过来也暴露了长剧的“难”。

首当其冲的是长剧的资金链太脆弱了,一部长剧从筹备到播出,往往要两三年,资金持续投入却无法快速回笼。精品长剧单集成本能达到500万元,而头部视频平台的品牌广告收入正呈下降趋势。

通俗点来说,现在做长剧,像在‘赌’——赌演员不翻车、赌题材不过时、赌播出后有热度,一旦赌输,血本无归。

另外,“一集都讲不完一整个故事”,这是长剧最容易遭诟病的问题。这也是为什么短视频平台上“剧情解说”类作品能得到众多人的青睐,这类解说在短短几分钟内,可以清晰呈现一部长剧的核心情节,满足观众快速获取剧情信息的需求。

更难的是创新风险,以近年较为热门的“非遗传承”题材为例,这类题材的筹备时间往往很长,投入资金很大,但平台却可能因担心此类题材受众面窄、流量不足而拒绝投资。加之这几年40集上限的框架,本意是遏制注水,却也在无形中限制了部分优质内容的舒展空间,一些需要细腻铺陈的深刻主题,可能因篇幅限制难以充分展开,进一步加剧了平台对创新题材的谨慎。

不过,近期“广电21条”的出台为长剧带来新希望。其“取消40集上限”“超长剧可特别审核”等规定,为有深度的重大题材作品留出充足叙事空间,避免因篇幅限制删减内容。同步审查机制,能缩短制作周期,加快优质长剧与观众见面。这些政策或能助力长剧摆脱困境,重获青睐。


国家广电总局网页截屏

对比长剧的困境,短剧的优势就很明显——它精准解决了观众的“观剧痛点”。

短剧单集2-15分钟,刚好适配一餐饭、一趟通勤的时间。对于观众来说,不用记复杂剧情,也不用等更新,比刷短视频有获得感。

不像长剧,看一集要45分钟,还得下次继续追,短剧“打开就能看,看完就完结”的模式,太适合快节奏的生活了。

短剧从不开“慢热”的玩笑,开篇30秒抛冲突,每5秒一个小高潮,每10秒一个反转,像霍建华的《搏忆》以“缉毒现场”加上“失忆”的方式快速抓住眼球。悬疑剧每集都有新线索,甜宠剧几集就完成情感递进让观众始终保持兴奋。


短剧《搏忆》剧照

短剧在题材选择上也更大胆,“银发爱情”“都市奇幻”等长剧少有涉及的领域,短剧都能深耕,精准触达不同群体的共鸣点。

笔者发现,观众对短剧的包容度也明显更高。内娱偶像剧演员谈恋爱常被推上热搜引发争议,而短剧演员的私人生活却很少被过度关注,大家更在意角色是否贴合剧情。即便演员并非顶流,只要演技自然、能带动情绪,就容易被接纳。哪怕制作成本不高,服化道略显简陋,只要剧情紧凑,观众也愿意“忽略细节”。

这种包容,让短剧成了更开放的舞台,这是很多内娱演员来到短剧界的原因,也让更多新人能靠角色被看见。


短剧演员王凯沐在中国微短剧盛典上发表获奖感言“感谢微短剧让我被更多人看到”图源:截屏自央视频

不过短剧市场也不是完美的,部分作品为追求快节奏陷入“无厘头”,剧情逻辑断层,前一秒还是职场争斗,下一秒突然跳转奇幻设定,为反转而反转,让观众看得云里雾里。还有些短剧扎堆“爽文套路”,女主一路开挂碾压对手,男主自带金手指解决难题,内容悬浮且重复,看久了难免审美疲劳。


短剧中的一些搞笑场面图源:截屏自小红书

好在监管正在加强,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落实微短剧“分类分层审核”制度出台后,低俗、抄袭的短剧被下架,平台也开始加强筛选。其实观众要的很简单:不管是长剧还是短剧,只要“剧情好、演技在线”,就愿意看。

看来,现在的“明星短剧热”,不是长剧不行了,而是观众更懂自己要什么了。


 分享

本文由网络整理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共  条评论

评论

  •  主题颜色

    • 橘色
    • 绿色
    • 蓝色
    • 粉色
    • 红色
    • 金色
  • 扫码用手机访问

本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本站不存储、不制作任何视频,不承担任何由于内容的合法性及健康性所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

若本站收录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附说明联系邮箱,本站将第一时间处理。

© 2025 www.kuakeys.com  E-Mail:123456@test.cn  

观看记录